24min/h

アニメ感想置き場;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細田守的矛盾

 

    细田守,他太想赢了。他太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了。

 

    当我们在说,“大师都是不断重复自己的一部作品”的时候,我想,我们指的,并不是《龙与雀斑公主》这样的形式。

    这部片,从内容上说实在有太多过去细田守的影子,但是这其中有多少是必要的重复,有多少是为了迎合世间对细田作品的已有评价和刻板印象,我们不得而知。

    评论《未来的未来》的时候,我写道,细田正在试图统一他系列作品里关于时间与空间的二元论。而在《龙与雀斑公主》里,这种努力并没有得以延续。细田试图回忆起“战争游戏”,和那“少女的河畔”,以至于终于有人面对这部作品发出了“原点回归”和“既往作的统合”这样的感慨。可是又有谁能明白我的心情?

f:id:rocefactor:20210719141016p:plain



   

 

在《龙与雀斑公主》里得以统合的是,细田对暑期档的“极致的大众娱乐”的理解。我不认为在今后的细田作品里,关于大众娱乐的理解还会有什么具有纵深的发展。

    细田不断对自己重复,“时间=个人创作,空间=大众娱乐”,可是他终究发现自己不再是一个可以进行个人创作的映像作家了,他成了一块招牌。经由《龙与雀斑公主》得以脱出的循环,将会被证明来自过去的标签仅仅只是一种作茧自缚,是一位创作者的悲剧。曾经,我多么希望《未来的未来》之后,诞生的不是《龙与雀斑公主》啊,当这部作品越优秀,这已然幻灭的期盼就越强烈。

 

 

    赛博空间是细田守的主场。世纪初的互联网即将迎来多么巨大的发展,那个作为影像作家的细田守就有多么锐利的锋芒。

    然而,在《龙与雀斑公主》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意想不到的,“落后”的互联网理解。诸如“强调SNS里对他人的攻讦”的互联网戾气的一面,或是“现实无法重来,但是U的世界可以”等虚拟现实二元论的一面等等,好像那个作为时代先锋的细田守,梦醒之后发现自己已经被时代抛到了身后一般。

    可是果然如此吗?U的世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故事的核心冲突里,反派以“揭露作为顶流歌姬的真面目”相要挟,试图逼主角铃就范。散场以后,友人聊到这里,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在U的世界里匿名性被破坏是那么糟糕的事情?”并进一步认为细田没有交代清楚这种对匿名性的保护是U的世界的共识。

    这个问题令人不禁莞尔。但是我旋即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坏问题:首先,U的世界,真的是我们所以为的,SNS的互联网的空间吗?这里确实存在一些缝隙和回旋的余地。

    U在设定上,是读取接入者的生理信息,并且强制性地挖掘出用户的隐藏内心,从而生成特定的虚拟形象。这和我们所认知的互联网,几乎完全是相反的。换句话说,U的功能,恰恰是“暴露本体”。那个所谓的匿名性的面具之下并没有隐藏什么,害怕被挖掘出来的真正的我,因为面具本身就是真正的我。

    反派挥舞着还原光线炮,企图用解除虚拟形象来胁迫人,其后的动机,难道不是一种对真正的我的“赤裸状态”的恐惧吗?

    考虑到铃丧母后在手机上看到的陌生人对新闻的指指点点,U的世界从设定上说,至少在细田的思考里,并没有和一般SNS截然不同。但是上面的分析已经揭露出他认知的错位。这种错位,我想并不是坏事,而是一种作家性的源泉。不论这个互联网设定是否仅仅是一个壳子,真正需要思考的,都是人和人赤裸的关系,以及这种赤裸性是如何被发掘的。

 

 

    我已经忘记了自己有没有在大屏幕上看《未来的未来》。但是至少,我会永远记得在大屏幕上看过《龙与雀斑公主》。细田守依然拥有最顶级的画面sense。

    过去的细田作品在进入异空间的时候都给人一种精神污染的信息过载感,快速流动的花纹和噪点让人无所适从。在手机上看先行三分钟的时候我也有类似的想法。但是在影院里,一切都不同了。每一个光点都是那么的清晰自然,调动起观者的视觉,请人入画。U的世界不是一个混乱的世界,而是一个有着巨大之美,数量之美,对称之美的清秀而壮丽的乌托邦。虽然我确实不理解50亿人的娱乐为什么会是排队在虚拟空间里乱飞。

    现实世界里的描写更是达到了细田作品未曾有的巅峰。向《穿越时空的少女》时期回归的,细田作品里最好的人设,和可能是最成熟的无影作画表现。那么丰富的动态带来的立体感和纤细的身影到底是如何相得益彰的,试图思考似乎都是徒劳。但是这种表现就是如此轻巧自如地得以成立了。

    树梢的光影在铃的脸上斑驳,记忆的交错像呼吸一般自然,对龙的思索与青梅竹马的回忆编织在一起,不从事后想起,又有谁明白冥冥中的苦心?

    两种克服与超越:鼓起勇气进入U的世界的铃,在下定决心之前,额头上已经悄然落下刘海的阴影。这一刻,少女已经真正成为公主,是无影的细田动画世界为她加冕。

    被动表白的女二号呆呆地杵在原地可能有一分钟,没有复杂光影,没有机位运动,甚至没有无影作画必不可缺的动态加持。在那车站世界的同po恰到好处的反复呈现的节点上,音响演出的调动和戏剧冲突的拿捏使得最单薄的场面也变得无比耐看的同时,仿佛在炫耀细田睥睨业界的演出力。

    构成画面的一切元素,不论是在画内还是在画外,不论是得以呈现还是被刻意隐蔽,都被细田完美地征集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和谐,并且用最正面的方式毫无保留地展示给观众看,这需要超人般的力量和勇气。作为演出家的细田守,既有这种力量也不乏这种勇气。奔向东京的大巴车窗和雨中的对峙,这种展示不胜枚举。

 

 

    至于为什么龙不是青梅竹马。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一种对仗——细田太过于急切地展现自己构成上对完满性的追求,任何展开都要获得某种形式的呼应——作品里存在着一对并列的悬念或者说戏剧性:女二的心之所向,和铃的两段恋情是否同属一人?当女二的恋爱相谈告一段落,细田就忙不迭地告诉观众,其实龙也不是青梅竹马哦,从而在感情线上获取新的推进力。

    另一方面,大妈五人组里留学的回忆其实也和铃在虚拟世界里的恋情完全一致,细心的观众可能从听到龙的本尊只有14岁的瞬间就悟了:这终究只是一段美好的记忆。